可惜的是,奇迹从未出现。全世界共有数百个地区花费了数百亿美元试图建设自己的硅谷。但我却从没听说过一个成功的例子。

  波特和特曼不明白的是,硅谷之所以成为硅谷,不是因为学术,不是因为行业,甚至也不是美国政府对军事研究项目的支持,而是因为人才,以及特曼与斯坦福的教师和行业之间悉心培育起来的关系。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安娜丽·萨克森尼安(AnnaLee Saxenian)深知人才、文化和关系的重要性。她1994年出版的《区域优势:硅谷的文化和竞争》一书中对比了硅谷与波士顿128号公路的发展,以便解释为什么没有一个地区能够复制硅谷的成功。

  萨克森尼安指出,直到1970年代,波士顿的创业活动和风险投资都于硅谷。该地的巨大优势是因为靠近东海岸工业中心。到了1980年代,硅谷和128号公路开始有些相似:都有规模或大或小的科技公司、的大学,也都吸引了风险投资和军方的资助。后来,硅谷远远超越了128号公路。

  发展源泉

  归根到底,真正的原因还是文化。硅谷较高的跳槽率和创业率、专业的网络和轻而易举的信息交换机制都为其赋予了优势。硅谷企业明白,是协作与竞争共同造了成功——加州一反常态地阻止企业签订竞业禁止协议也反映出了这一理念。这套生态系统支持各种尝试、各种冒险,也支持相互分享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换句话说,硅谷是一套开放的系统——是一个早在Facebook之前已经存在的庞大而真实的社交网络。

  硅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同样起到了帮助,这里依山傍海,拥有数不尽的野外徒步线路。这都有助于营造乐观和开放的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从1995年到2005年,硅谷52.4%的工程和技术创业公司都至少都有一位创始人是在美国以外出生的,这达到美国整体比率的两倍。像我这样的移民来到硅谷后,发现很容易适应和融入这里的环境。我们可以学习这里的生活方式,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平等地参与各种活动。如今,谷歌这样的企业园区俨然是联合国,他们的餐厅不再供应热狗,而是提供中餐和墨西哥菜,甚至还提供来自印度南部和北部的咖喱。

  这是一种多元文化,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自由,并由此催生了创新。移民带来了对全球市场的理解,带来了不同环境中的各种知识,让硅谷与自己家乡建立了种种联系,从而共同造了硅谷,让它缓慢进化而来:从单纯生产无线电和电脑芯片,变成了集合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医疗设备和清洁能源等众多技术的科技摇篮。

  虽然硅谷崇尚的英才管理算不上完美,但正是这些缺陷造了硅谷的独特性。在各大企业的创始人和董事会中,很难见到女性和黑人及拉丁裔等少数族裔的身影。风险投资家都有从众心理,而且对能够带来短期利益的创业公司情有独钟——这也催生了数量庞大的社交媒体和照片分享应用。这里的房价居高不下,多数美国人都无力承受。

  这一切都拖慢了硅谷的发展,但并未阻止它的进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真正对硅谷构成挑战的反而是曾经大力推动其发展的政府。硅谷渴望人才,但工作签证的种种限制却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开放。新数据显示,有超过100万获得短期工作签证的人正在等待成为居民。签证短缺意味着有些人不得不离开,还有一些人则会倍感失落,返回家乡。

  人才的匮乏可能会导致硅谷企业丧失生命力。事实上,新德里和上海等地已经崛起为一批真正的对手,但它们的崛起并不是因为发现了创新秘诀,而是因为硅谷自己输出了秘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