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产品在适当的情况下扩展到国际市场上去销售是公司产品发展的另一条道路。
一般情况下,生命周期长、市场充分竞争(甚至过度竞争)后的产品的利润空间非常有限,即使产品保持一定程度的的升级更新也是如此。理想的状态是在还清贷款、借款后保持低净利润(甚至若干经营周期的无净利润)稳定运行。然而如果有投资性股东存在,如公开上市,经营团队则会面临巨大的盈利压力,即使投资人早已连本带利赚得足够多了。这真是悲哀,一辈子还不完的债。
在某个或某类产品达到市场大供应(不一定是极限量)的情况下,公司的发展(如果还有潜力的话)应该开始考虑增加新产品。公司主要经营者应该慎重评估新产品的运作风险,长期储备,潜心等待市场机会。降低新产品运作风险的做法之一是充分利用利用现有的销售渠道,投资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或者从其他公司购买一个产品OEM贴牌,然后逐步吸收转化成自己的产品。增加新产品的本质是公司主要经营者及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开发能力、销售能力出现余量,具体的结果是成批的新管理人员培养成材。仅靠公司内部的管理方法与理念作为主要基础推动全新的产品与渠道、客户是迷信行为。在董事会的盈利压力之下开发新产品是对高层管理团队的折磨,并且痛苦煎熬之后往往也没什么好结果。
良好的品牌信誉对开发运作新产品有很大帮助。
公司运行的动力来自整个管理团队,管理团队的动力来自主要经营者。主要经营者的管理措施执行的节奏是整个公司的基本节奏。在节奏的把握方面,主要经营者要充分考虑各级管理人员、部门的跟随节奏的极限速度。不顾下面的节奏跟随能力主要经营者只管自己快马加鞭、发号施令,结果很可能是全公司到处“乱弹琴”。
在将公司的发展节奏调整到合适的速度后(不一定已经达到终目标的高速度),公司主要经营者可以用剩余精力学点什么东西、考虑考虑问题、写点什么;或者找一首老歌放一下,走到窗边给花浇点水,看看远处的青山绿水、白云蓝天。
四、短语
◇ 公司实际上是人民为人民服务的一种形式。
◇ 产品如其人。公司如其人。
◇ 好作家以好作品传世,好经理以好产品传世。
◇ 利润只是管理手段,百年长存才是目标。
◇ 企业发展高歌猛进的时候很可能是企业家傻的时候。
◇ 过度运作容易得心肌梗塞。
◇ 钱,货币,只是一种信用工具。有信用的人天然有钱。
◇ 以损害健康为代价挣来的钱往往不够支付医疗费。
◇ 在公司内部以严厉态度推动工作的经营者必须要有特殊的生理优势——能够不停地发火训人而自己的内脏不受损害。
◇ 管理公司只是工作的一种,当管理人员的收入超过自己的生活支出的时候,更多的工作其实是在为社会做贡献。如果因此而无暇照顾健康、家庭、老人、子女等,那是学雷锋学过了头。
◇ 偏执狂短期内会形成独门优势,长期积累则会破坏总体平衡。
◇ 管理公司的偏执狂与技术研究的偏执狂本质上没什么区别,但结果上会造成更大的破坏。
◇ 商业竞争的本质是比赛谁能为客户服务的更好。商业价格竞争的本质是比赛谁的裤腰带可以勒得更紧、工作时间更长。
◇ 对家庭没多少责任心的人对公司的责任心也不会很多。对自己的孩子没多少责任心的人对产品/项目的责任心也不会很多。
◇ 公司经理拼命多挣钱然后花钱请人来教育自己的子女的本质是承认自己教育孩子不行,结果很难预料。
◇ 同样的精力投到产品上可以做出来好产品,投到子女身上可以教育出来好孩子,好孩子的生命周期比好产品长得多,投入回报也高得多。
◇ 短期的高压可以有短期的促进作用,长期的高压会有长期的消极作用,超长期的高压会扭曲一个人的性格。
◇ 管理职位越高,越孤独,麻烦越多越大,体验成功的时刻越少。
◇ 非管理人员到管理人员之间的转化主要是因为能力与机会,与年龄无关。
◇ 把一个低水平的人直接安排到一个高级管理岗位上会严重打乱他的世界观与人生认识,有可能他以后连自己原本的路都走不下去。
◇ 未训练好的拳击手上台比赛会被打的痛不欲生。未训练好的经营者领导公司参与市场竞争也会被打得痛不欲生。
◇ 中彩票头奖后很多人开始迷信自己的运气。公司突然挣大钱后经营者开始迷信自己的能力与机会。
◇ 不以自省、自学、自我平衡等方式提高自身素质的高层管理者将以另一种方式提高——摔跟头,大多数是后者。
◇ 如果你想向其他人推荐一个好东西,那你必须先真心喜欢这个东西,然后以一种“把好东西与人分享”的心态推荐给别人。
◇ 如果你想向其他人推荐一个自己做的好东西,那你必须先真心喜欢这个东西,然后倾注你的心血,把它做到能够让你感觉以此为荣,然后以一种“把好东西与人分享”的心态推荐给别人。
◇ 管理成长之路:相同的工作你比同事做得好你可以评价他们的工作,评价工作很准确你可以帮助他们的工作,帮助工作很有效你可以指导他们的工作,指导工作很顺利你可以安排他们的工作,这时候你是管理人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