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总结一下技术策划的角色吧,这回我的设想完全失败。普通程序员转型产品设计是比较困难的。如果他们以策划的身份长期了解某一款产品,那么提出技术思维的好的策划点,这没问题,但仅仅如此还不够。程序员大多对界面策划、交互设计、页面文案这些UI/UE的东西不够敏感,对前台细节的把握不够细致,策划上有明显的短板,能出好点子但不容易完成一整套方案。那如果做开发协调呢?我大错特错的一点是,这需要很强的主动沟通意愿,灵活的矛盾协调技巧。障碍完全不在“语言相通”这一点上,典型的程序员风格反而构成了缺陷。
此外,对前台细节的模糊,也使得程序员更多负责纯粹的功能开发协调,界面开发由他人跟进,反而带来了多接口的混乱。到后技术策划自己也比较沮丧,觉得无从发挥。至少是在我这边偏重前台设计的产品项目里无从发挥。
2、业务
流程
刚建立产品部的时候,我自己也是个产品新人,心里没底,还专门跑到杭研——对,是我现在待的这个杭研来取经。拿一个小本本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几页纸回去。这次取经对我大的帮助倒不是纸上的内容,而是在交谈时,对项目流程的规范意识有所加强。
前前后后还在网上看了不少项目管理资料,天花乱坠矣,其实没什么用。我现在觉得,产品设计重要的是意识,了解和尊重用户的意识,流程背后的节奏感比流程本身更关键。正确的方式未必能增强到位的意识,希望用繁琐到刻板的流程来提高策划可靠性,缘木求鱼耳。关键是带动团队多用产品,多观察用户,主管要根据团队和项目的情况来定流程,而不是硬套一个“科学管理方式”上去。
当然,一些基础性、普适性的流程还是要遵守的,不然太山寨了。但你在网上看到的,听说的越复杂的管理方式,可能越发不适合你。倒不是说人家错了,而是人家的复杂度建立在他特有的团队和项目背景上,你不要随便生搬过来。反倒是管理方式越简单,适应性也越强。
计划
各国都有各国的国情。
我这个产品部的国情呢,是开发资源特别少,同一时间跟进十款左右的大大小小的产品,频道又死催死催,再加上一个特别苛刻的老大坐镇——也是我。因此采用了步步紧逼的计划控制方式。
每个月的月末,策划经理都要报下个月的任务节点给我,精确到某,每个组拆分出十几个节点来。这份时间表由我与策划经理共同协商确认,他点头我也点头,然后所有项目的下月计划被罗列在一张巨大的mindmanager图表上群发部门邮件——单单这么做自然是不够的,脱离了监控的计划都是废纸。因此我在每个会对着这张表,把下周“到点”的任务整理到我自己的每日计划上面去,一到时间晃悠过去问,做完了吧?给我看看。
当然也不是每个点都检查,有个随机率,但至少要检查50%的任务节点。到点没完成怎么办呢?没关系,你可以提前几天跟我解释理由,再把这个月的时间表重排一次。
那如果没解释(或不接受解释)又没完成呢?
一开始靠训人,还把每周的任务节点写在办公区白板上,延误依旧此起彼伏。后我创造了一个“雷”的仪式出来,也是在mindmanager图表上,对没完成的节点标记为“雷”的图标,每周固定对部门群发“本周雷况通报”的邮件,哪个组踩雷一颗,哪个组踩雷两颗,月会上也作汇总通报。你们当然可以想象到,踩雷比较多的组,在月度和季度考核时一定会吃亏,具体的惩罚措施不便细说。
实施这个微型仪式后,内部对时间计划的重视度果然大有提升,这也是管理的秘诀,惩罚措施越是透明公开,效果也越好。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把他放到一个社会环境里去奖惩,放到四周目光的焦点上去,此时温和的通告比拉到小黑屋怒斥更令人印象深刻。
记得在“打雷”一个季度后,产品部的进度控制意识已有相当的改善,踩雷案例寥寥无几。按此发展下去,我可以放松监控,给大家更多的灵活度,不必总是做个凶巴巴的拿摩温。不过,我能精确了解计划情况,并在重要节点参与策划案的讨论确认,也是这种计划管理方式的另一个好处。否则同时推进十几个产品项目(大中小混杂),不这么盯的话我自己早乱成一团了。仅仅靠周报和例会于事无补。
培训
刚才已经讲过了,我带团队的风格是用任务来代替培训,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去定制合理的任务,让团队在执行过程中成长起来(过几天我还要专门发一篇日志写“如何带好新兵”)。
对于策划的成长,我重视的不仅仅是分配好任务这一点,还包括让每份调研材料,每份策划案都摆到会议上去交流讨论。通过共享产品资料,共享思考的过程,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效果。
这个会议通常是组内的例会(4-5人),每周两次,每次平均90分钟。每个人的阶段性成果都要在会议上介绍,每份策划案必须通过会议讨论后才能确认。以我之见,类似例会的好处在于“加速信息的流通与交换”,对帮助每个人的业务成长大有益处。缺陷是,由于会议过于频繁,必须有老道的会议主持人才能产生正面效果。如果策划经理不擅开会,而我又未能参加,则适得其反。
另一项可取的培训制度,则是我发明的“曝料会”。每周二上午,由某个组到投影会议室介绍2-3款他们认为“有意思”的互联网产品,无主题限制,可能介绍产品局部也可能是整体,每个组每个月轮到一次。曝料会不强制参加,但大半个部门都会主动前往。目的是有规律地引导每个成员去了解一些重要产品,尤其是国外的新产品新动向。
曝料会在产品部大概进行了3个季度,后来我还带到了杭研,现在仍在组织之中。通过会上的讲解,每个人的产品视野都可以凭借他人的发现而拓展开来。会议气氛非常活泼,有问有答,欢声笑语。但一段时间后,大家从个人爱好出发的“发现”有限,讲空了搜肠刮肚……这如何是好?
不怕,我随后又增加了“悬赏曝料”环节。意思是有人主动提出来想了解的某个网站,然后悬赏,多半是“3听红牛”之类,看谁愿意在下次曝料会上讲解。结果呢,出这份悬赏的多半是我自己,也算是用某种愉快的方式分配市场调研任务。重的一次赏金大约是价值50元的零食,讲解Facebook connect,开会之前把零食高高堆在桌子上,讲完后,我把一大捆零食往她面前用力一推,众人鼓掌,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