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周需要完成的任务
● EEX界面修改方案制定;
● OCOG打印汇总清单代码开发;
● 对公批量处理代码开发。
4. 风险跟踪
预期的风险是否发生,是否被化解?是否有新的风险发生。
编号
风险名称
发生概率
严重程度
状态
5.存在问题
希望增加人手,开始开发新业务。
如何进行有效的项目控制?上一期,我们介绍了项目控制的含义,并通过一个项目经理周报跟踪进度和风险的样例,讲解了项目控制的过程。这一期,让我们通过另外两个样例来巩固对项目控制过程的理解,并进一步了解项目控制的类型和它实施的佳策略。
项目控制类型
控制可以在活动开始之前、之中和之后进行,分别称为事先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事先控制
这是好的一种方式,因为它可以防止预期问题的发生。比如,对于可能会流失的关键开发人员,事先安排替补角色。实现控制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不幸的是,这些常常是很难办到的。因此管理者不得不借助另外两种类型(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先控制常常被纳入风险管理范畴。事先控制需要管理者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预见力,的管理者大都具备良好的事先控制能力。
事中控制
通过个人观察和报告的形式都可以有效地实现事中控制,对于代码编制过程的进度控制,可以通过每周进度图表清楚地显示计划的、完成的、与目标差距的信息,一旦发现重大偏差,便可及时采取措施。事中控制需要管理者的经验、敏感和仔细,这是一件很事务性的工作。
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具有亡羊补牢的性质,因为这时候损失已经发生了。很多情况下事后控制是的选择。
项目控制的Best Practice
控制标准要合理
“跳一跳,能探到”。太低和太高的标准都不能起到好的激励作用。
抓重点要素
需要控制的要素很多,哪些是关键的?管理者只能用有限的时间跟踪关键的要素。
设定多重标准
设定单一的标准是有害的。比如,组织只强调进度,则质量必然牺牲;过分强调质量,则成本必然上升。这和以前提到的“抓重点要素”有点矛盾,需要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