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集成测试:
  在每个模块完成单元测试以后,需要按照设计时作出的结构图,把他们连接起来,完成集成测试(ineegrated test) ,组成集成测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方法,既非增式测试和增式测试.
  非增式测试指:按程序结构图将各模块联结起来,把连接后的程序当作一个整体进行测试.
  增式测试的集成是逐步实现的, 增式测试可以按照不同的次序执行,大体上有两种方式:
  1:自顶向下增式测试是按结构图自顶向下进行的
  2:自下向上增式测试是按结构图自下向上进行的
  总体上说,由于增式测试使用了较少的辅助模块,且把可能出现的差错分散暴露出来,便于找出问题和修改,所以增式测试比非增式测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C:确认测试:
  即检验所开发的软件是否能按顾客提出的要求进行,若能达到这一要求,这认为开发的软件是合格的,这里说的顾客提出的要求主要是指在软件规格说明书中确定的软件功能和技术指标.另外配置审查是确认过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确保已开发软件的所有文件资料已经编写齐全,并得到分类编目,足以支持投入运行以后的软件维护工作.
  D:系统测试:
  与系统中其它部分配套(包括计算机的软硬件环境和外部设备)运行,保证在系统各部分协调工作的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
  包括:
  恢复测试:采用各种人工干预方式使软件出错,而不能正常工作,进而检验系统的恢复能力.如果系统本身能够自动地进行恢复,则应检验;重新初始化,数据恢复以及重新启动是否正确,如果这一恢复需要人为干预,则应考虑平均修复时间是否合理.
  安全测试:目的在于检验安装在系统内的保护机构确实能够对系统进行保护,常用方式是设置一些测试用例试图突破系统的安全保密措施,检验系统是否能存在安全保密的漏洞.
  强度测试:检验系统的能力高实际限度.进行强度测试时,让系统的运行处于资源的异常数量、异常频率和异常批量的条件下。
  4:人工测试:
  这里的人工测试指不依赖于计算机的测试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穿插在软件开发各阶段的程序审查保证程序的质量。
  第四章:黑盒测试
  1:等价类划分:
  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典型的黑盒测试方法,我们必须仔细分析和推敲说明书的各项需求,特别是功能需求,把说明中对输入的要求和输出的要求区别开来并加以分解。等价类划分的办法是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少数代表性数据当作测试用例。
  步骤1:划分等价类:
  首先把数目极多的输入情况分长若干个等价类(某个输入域的集合)。它表示,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言,集合中的每个输入条件是等效的。如果我们的测试数据全都从同一个等价类中选取,除去其中的一个测试数据对发现程序错误有意义外,使用其余的测试数据进行测试都是徒劳的。
  在划分等价类时,要注意区别以下两种不同的情况:
  有效等价类:有效等价类指的是对程序而言是有意义的、合理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
  无效等价类:不合理或无意义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
  划分等价类的准则:
  1: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则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如:“ID范围为1到999”,则可取有效等价类为“1<ID〈999”。
  无效等价类为ID〈1和ID〉999。
  2: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是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则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如规定”标示符必须要以字母开头“,则”以字母开头者”作为有效等价类,”以非字母开头“为无效等价类。
  3:如果我们知道已划分的等价类中各元素在程序中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则应将此等价类进一步划分为更小的等价类。
  步骤2:确定测试用例:
  对根据已列出的等价类表,按以下步骤确定测试用例:
  1:为每个等价类规定一个的编号。
  2: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伤未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后使得所有有效等价类均被测试用例所覆盖。
  3: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只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使所有的无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2:因果图法:
  等价类法并没有考虑到输入情况的各种组合带来的制约关系,所以我们引入了因果图法。
  利用因果图导出测试用例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1:分析程序规格说明的描述,哪些是原因,哪些是结果。原因常常是输入条件或输入条件的等价类,而结果是输出条件。
  2:分析程序规格说明的描述中语义的内容,并将其表示成连接各个输入与各个输出的因果图。
  3:由于语法或环境的限制,有些输入条件和输出的组合是不可能出现的,为表明这些特定的情况,在因果图上使用若干个特殊的符号标明约束条件。
  4:把因果图转换成判定表。
  5:判定表中每一列表示的情况写成测试用例。
  Ci表示输入条件,Ei表示输出状态。
  我们注意到,输入状态相互之间还可能存在某些依赖关系,称为约束(例如,某些输入条件本身不可能同时出现,我们用特定的符号表明这些约束。
  E约束(异):a和b中至多有一个可能为真,即a和b不能同时为真。
  I约束(或):a、b、c中至少有一个是真,既a,b,c3个输入条件至少有一个成立。
  O约束():a和b必须有一个为真,而且仅有一个为真。
  R约束(要求):a输入条件为真时,b输入条件也必须为真
  输出条件的约束只有一个:
  若输出为a,则输出为b的情况不可能出现。
  3:边界值分析:
  软件输入域和输出域的边界往往是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在设计测试用例的过程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基于边界值分析而专门设计的测试用例,往往能取的良好的测试效果。
  其基本思想是使用稍低于小值、小值 稍高于小值、正常值 、稍低于大值、大值、稍高于大值取输入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