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Review协作过程:

  a)先由代码的开发人员向检查人员进行大体的介绍,包括设计思想、数据结构、程序代码结构介绍等。

  b)双方进行讨论、交流。

  c)检查人员单独进一步进行Code   Review,并记录Review结果和建议。

  d)由检查人员和开发人员一起,检查人员反馈Code Review结果,并和开发人员一起讨论改进方法,重构。

  e)后把可重用的Code Review的经验总结编码规范,或者记录到“地雷区”中。便于整个团队复用经验。

  开展以上过程可以以开发人员为主,辅助以工具。但无须规定系列的文档、流程、Check List 等,这反而会影响开发人员的积极性。

  Code Review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和交流过程。需要是灵活、自由、主动的态度,而不是行政上的控制和规章流程。笔者建议:和敏捷开发的核心思想一致,让团队明确Code Review 的思想、作用和目的内容后,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学习分享的动力。随时随地地进行Code   Review,讨论,重构,改进。

  增量式Review

  大家都知道,软件开发中存在长鞭效应,即一个问题越在后期发现造成的影响会越大,Code Review 也是如此,如图4所示:

  软件的开发过程中, 应该阶段性地进行Code   Review,而不是等到所有代码都开发完毕后再做一次性的Code Review。那时如果发现问题,造成的改动成本比增量式的检查来的大得多。

  笔者了解的一些开发团队,他们在软件开发完毕,并测试后,才临时确定Code Review的人员,然后再安排半天左右的时间进行Code Review。结果尽管发现一些结构或设计方面问题,但由于修改成本大,也无法进行改进。

  正确的方式是,在早期参与设计开发过程,抱着互助、沟通、协作、学习的思想,阶段性的参与讨论、学习并贡献自己的意见。具体Review的频率、次数则可以由开发人员抱着主动、积极的态度,按照敏捷的思想自己去把握决定。

  利用工具进行Code Inspection

  有很多的工具可以辅助Code   Review :

  1.如代码格式检查Checkstyle 工具,检查如过大的类、太长的方法和未使用的变量等这样违反编程规范的问题。

  2.RAD中的Software Analyzer工具,可以基于规则进行国际化、J2EE佳实践、性能、安全等检查。

  3.CSAR,用于扫描代码检查开源软件等。

  4.JDepend,可以检查包依赖关系。

  5.CPD工具,Eclipse 的 PMD 插件提供了一项叫做 CPD(或复制粘贴探测器)的功能,用于寻找重复的代码。

  6.Eclipse 的Metrics 插件,提供了很多有效地查出代码复杂度的功能。

  辅助以工具和自动化流程,能花很少时间轻松完成很多基本的Code   Inspection 工作。让团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更重要的Code Review。

  持续自动化Code Inspection

  工具检查可以由开发人员自行检查并修正, 但一种更可持续的做法是自动化的集成工具进行Code   Inspection,可以通过自动化脚本在每日进行Build 前进行扫描,并呈现报告给相应人员。

  Code Review协作工具

  为了快速有效地进行人工Code   Review协作,可以使用诸如Jupiter这样的工具辅助进行。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有效管理Code Review任务、问题、建议等。

  总结

  Code Review 的核心是:互助,沟通,协作,学习的过程,这是一个美妙而享受的过程,是跨越需求分析、架构设计、编码等各阶段的过程。敏捷团队应该统一达成Code Review 对产品、对团队、对个人的巨大好处的共识,发挥出个体的积极性,相信会改变“流于形式”的现状,发挥Code   Review巨大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