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在网上商店注册时,会要求用户输入很多个人信息,例如姓名、年龄、职业、住址、家庭状况等。有些是必填项,有些是自愿填的。假设在输入信息时忘记填写必填的一项,在单击“完成”按钮时,如果系统只是提示你有未填项目,并要求你重填所有信息,这对于用户来讲是非常不能忍受的。这种情况应该开出可用性缺陷。

  可用性好的产品会这样处理:系统提示你有一项没填,并把未填项标志出来方便你继续填写。其他已填好信息依旧保存在页面上。这样既方便又快捷地帮客户解决了问题,从而使用户得到非常好的使用体验。

  测试过程中可用性缺陷的多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衡量测试人员的专业性和产品质量的高低。一般产品可用性测试没有专门事先写好的测试案例,更多的是依靠测试人员的测试经验和对产品的熟悉程度。如果整个测试过程中,只有很少甚至没有可用性缺陷,要好好分析一下原因,看是否是因为测试时间紧张,测试人员只是着重测试了产品的正确性,而忽略了产品使用性的测试。

  9、按照其他指标分析缺陷

  缺陷分析的指标多种多样,每个团队的侧重点存在一些差别。我们在前面列举了几种分析缺陷的主要方面,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指标可以用来做缺陷分析。

  例如把缺陷的创始人作为指标来分析,可以看到哪些测试人员所发现的缺陷数量多,有效性高。一般来讲,同样的测试类型,有经验的测试人员平均比无经验的测试人员发现缺陷多且有效性高。缺陷的拥有者也可以作为指标来分析,从中可以看到哪些开发人员在整个项目中所修复的缺陷多。

  总之,缺陷分析是项目测试时和完成后都需要重视的一项任务。它既能帮助测试人员随时调整测试范围和侧重点以防患于未然,又能很好地帮助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于今后项目的提高和发展。

  9.4  学习笔记--成品测试之小艾观

  小艾通过成品测试及成品测试之后的经验总结学到了很多东西:

  成品测试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测试终介质和包装有无缺陷,以保证客户拿到终产品时能顺利安装并使用我们提供的光盘(CD或DVD)或网上下载的应用程序。成品测试另外一个测试目的是保证产品在前期缺陷修复过程中没有因为代码改动而产生新问题。

  成品测试阶段有其独特的测试策略和灭虫方案:

  在已存在的测试案例里挑5%~10%重要案例来重新测试以保障以前的代码改动没带来新的质量问题。所被挑选的回归测试案例尽量能够涵盖程序的主要功能,以确保程序的主框架没有由于前期代码改动而产生缺陷。

  尽量不要在此阶段运行新的测试案例,用于保障成品测试能在合理时间内完成(一般为2~4周)并成功交付给客户或投放市场。

  由于不同操作系统平台或数据库调用的安装程序和启动的包装有可能不同,所以在测试中各测试团队要协同作战,尽可能涵盖所有系统平台和数据库,以保障客户在不同系统上的正常应用。

  所有测试都应基于DVD或DVD ISO文件安装的应用程序,严禁再用测试驱动来安装应用程序并进行测试。

  由于成品测试是测试的后一个环节,且周期很短,因此要求代码改动要特别慎重,以防引起回归问题。成品测试阶段项目组一般要每天审核所发现缺陷并做缺陷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灭虫策略,有些缺陷可延缓到以后修复。对于要修复的缺陷,必须要有足够的回归测试,以保证代码改动没带来新的质量问题。

  成品测试之后,需要把终结果填写到质量检测报告中并通过终审批,产品才能终交付客户。质量检测报告是项目中需要完成并得到审批的一个重要文件,其中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项目特征;

  产品用户体验;

  性能指标;

  产品试用版本计划;

  质量预见性指标,包括评审指标、测试指标、项目退出指标、延缓缺陷指标、源代码分析指标。

  在产品交付后,需要对项目做经验总结,同时各测试团队要对所有缺陷做终缺陷分析,以此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今后的项目中做出改进。不同测试类型会有不同的缺陷分析侧重点。一般包括缺陷有效性分析、缺陷严重性分析、不同功能上发现的缺陷分析、按修复时间分析、按缺陷类别分析、按操作系统或数据库分析、按可用性分析等。

  缺陷分析应该贯穿整个项目测试过程,而不仅仅是在测试完成后。通过不断进行缺陷分析,来监控在开发和测试中是否存在问题和漏洞,并根据分析结果来调整测试范围和策略,防患于未然。

  (连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