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页面原型(demo)

  页面原型是项目人员快速熟悉项目的佳路径。在需求不够明确,设计说明书不够全面的情况下,页面原型也是后期测试用例编写思想的重要根据。

  4、测试过程设计

  明确测试目的,终达成目的并验证结果是测试要做的事情。包括:

  1.测试范围:描述本次测试中的测试范围,如:测试软件功能范围、测试种类等。

  2.简单的描述如何搭建测试平台以及测试的潜在的风险。

  3.项目信息:说明要测试的项目的相关资料,如:输入输出文档,产品描述,软件主要功能。

  4.人力资源的分配。

  5.测试需求:笼统说,是测试中的所有设计和需求文档。作为本次测试的依据

  4.1、测试策略制定

  这一阶段在于需求、详细设计、测试计划完成之后,主要是本次测试的策略阶段。很多公司少这个一个阶段,需要有计划性的分出产品的功能扣出测试的功能点,现阶段大多公司都是直接拿着文档开始做用例设计。

  对需求进行分析,列出具体的功能列表。(一般根据功能交互文档能明确出此功能的大体功能,一层层的分下去,一直到没个功能表单。然后考虑到使用那些测试方法?工作一旦做到执行阶段,我们可以更好的根据这些功能表一点一点的覆盖。也能让我们在用例评审时,充分的证实我们的工作是有效的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一般在此之前,一些业务培训和需求评审是有必要是听一下的。这样能够更早更熟练的理解需求,也能保证产品设计中出现的一些误区。

  对于一个个测试该如何进行测试?如下:

  a)功能测试

  ---功能范围(划分出各自负责的功能模块)

  ---使用测试方法(等价类、边界值等测试方法方法)

  ---测试标准(符合设计、需求和规范文档对该功能的描述)

  b)界面测试

  c)兼容性测试

  4.2、测试计划

  1)要充分考虑测试计划的实用性,即测试计划与实际之间的接近程度和可操作性。编写测试计划的目的在于充分考虑执行测试时的各种资源,包括测试内容、测试标准、时间资源、人力资源等等,准确地说是要分析执行时所能够调用的一切资源以及受各种条件限制,可能受到的各种影响。

  a)测试内容:对一个软件来说测试计划中会明确本次测试做哪些测试?

  如:系统测试:在整个系统测试中会有(界面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

  容性测试、安装卸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测试)。

  b)测试目的:一般多为保证产品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的指标。这个指标也是在测试中定义的结束标准。

  c)测试标准:需要考虑本次测试需要输入那些文档,该项目结束标准定义、测试结束标准的定义?bug级别定义、优先级定义、bug管理流程定义。这个都需要在执行测试事明确。计划中应该包含这些内容。

  d)资源分配:这里分为人力资源、软硬件资源等划分。一般会把人力资源的利用写入一个测试人员任务分配表里,按照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提交相应的成果(难度很大)。软硬件资源中主要是在做计划时考虑到需要多少电脑或别的工具,列出清单。

  e)测试风险:大多考虑到的是项目开发延期、测试人员不足用例无法全面覆盖测试点、时间不足用例无法全部执行、bug无法及时修改导致无法验证、测试人员技能不足导致测试进度拉长。

  f)软件测试策略一般都是分开来做相关测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