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单一方法

    企业尽量通过单一的方法开发,而不是使用多个方法,可以好地实现协同效应和控制,认识到了把公司所以方法结合成一个单一方法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其核心是项目管理。与使用多个方法相比,只用一个方法所产生的协同效应使得程控更加容易。

    2.4 基准比较

    不断将本企业的管理实践与行业龙头企业比较,以获得信息来帮助自己改善。企业认识到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过程改进是必要的。基准比较必须连续进行。公司必须决定以谁为基准点及需要比较什么。

    2.5 持续改进

    质量是“没有好,只有更好”。企业持续在必要时评估基准比较中获得的信息,实施为改进过程所必要的变革。在 ISO9000:2000 中,持续改进不是一个单独的过程或质量体系要素,而是管理质量体系的方法。

    企业重要的问题是“明天这样做的比好”企业要永不满足,没有终点,永无休止地努力工作,追求进步和持续改进,为未来努力奋斗。

    3、过程质量管理层次

    《GB/T8566—2001(idt ISO/IEC12207)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把软件生存周期的各个过程分为三类,即基本生存周期过程、支持生存周期过程、组织生存周期过程。

    对于质量,强调的是对过程的重视,通过保证每个环节的工作质量,来保证终质量,而不是通过后的检验测试找出缺陷。它们的质量概念,不仅涵盖产品,还包括企业的整个运营过程,贯穿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是遵循一套有质量原则的软件开发过程。目前软件过程改进主要根据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其层次分为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经管级、优化级。

    3.1 初始级

    企业的软件过程是无序的,甚至是混乱的。几乎没有什么过程是经过妥善定义的,项目的成功往往依赖于没写个人的技能和经验。

    3.2 可重复级

    已经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规范,项目经理能跟踪成本、进度、和产品功能等,项目能重复以前的成功。企业的过程能力可以概括为“有纪律的”。

    3.3 已定义级

    已经将管理和开发两个方面的过程文档化,并综合成企业的标准软件过程。所有项目都可以通过裁减企业标准过程而建立适合于本项目的过程规范。此过程能力可以概括成“标准的”和“一致的”,它建立在整个企业对软件过程中的活动、角色、职责的共同理解之上。

    3.4 已管理级

    对软件过程与产品都有定量的理解和控制,有专门的数据库系统来收集和分析数据。此过程能力可以概括成“定量的”和“可预测的”。

    3.5 优化级

    能够有效地识别企业过程的优势和薄弱环节,发现并采用佳的软件工程实践,预先防范过程和产品中的缺陷。整个企业强调持续地改进过程能力。

    社会因素层次

    1、企业质量环境层次

    企业质量环境是有关创建和管理质量环境的管理,包括质量规划、资源组织、提供相关工具等,其层次可分为质量形象、质量制度、质量战略、质量文化、企业文化、全社会质量意识。

    1.1 质量形象

    企业的良好形象与其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密不可分。质量、信誉、品牌、服务等构成企业整体形象的坚实基础,其中质量形象是企业形象的核心。塑造良好的质量形象是企业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1.2 质量制度

    企业建立了完善的质量制度,包括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与质量相关的配套管理、教育、激励制度的完善程度,以及对于质量制度的执行力度。

    有些企业或部门制定了太多的规章制度,但都流于形式,终落到实处的不多。再好的规章制度,再伟大的计划,都成了一堆废纸。对企业来说,重要的不是制定了多少制度多少计划,而是做了多少事情。

    企业如果强调质量,要检查质量,不检查质量是不重视质量,有制度必须执行好。

    1.3 质量战略

    在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以提高质量为中心,一切活动围绕质量行为,将质量管理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制定质量方针目标。

    1.4 质量文化

    企业在长期的质量管理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管理思想和精神理念,同时也是企业员工为实现质量方针目标而自觉遵守的一条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

    1.5 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经营实践、文化现象。它以企业的价值观体系为基础,以企业员工的群体意识形态为反映。

    1.6 全社会质量意识

    产品质量不完全取决于企业本身,社会环境、顾客的成熟程度对产品质量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顾客盲目压低价格、压缩进度,造成的恶性竞争环境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

    2、标准层次

    国际竞争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价格和质量的竞争、第二个层次是专利技术的竞争、第三个层次是标准和制度的竞争。谁掌握了标准的使用,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可以抢占先机。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四流企业卖企业。我国软件企业要适应更高层次的竞争,要在标准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标准主要包括技术标准和业务标准两大类(当然还可以其他分类如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质量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安全标准、术语标准等等)。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称为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作为软件开发企业的软件行业技术标准,包括知识体系指南、过程标准、建模标准、质量管理标准、程序语言标准、数据库标准;二是软件开发服务对象所在的行业技术标准,如安全保密标准、技术性能标准。业务标准指的是软件开发服务对象所在的组织或行业制定的业务流程标准和业务数据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