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QL对传统数据库设计思维的影响
  1.预设计模式与动态模式
  传统数据库设计思维中,项目的设计阶段需要对数据库表中的字段名称、字段类型、进行规定,如果尝试插入不符合设计的数据,数据库不会接受这条数据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库字段:NAME, SONG
  INSERT INTO T_INFO VALUES('John','Come Together');
  --成功
  INSERT INTO T_INFO VALUES('小明', 20, 'xiaoming@111.com');
  --失败
  NoSQL采用的是对集合(类似”表”)中的文档(类似于”行”)进行动态追加,在创建集合之初不会对数据类型进行限定,任何文档都可以追加到任何集合中去,例如我们可以将这样两条文档添加到一个集合中去:
  {"name" : "John", "song" : "Come Together"}
  {"name" : "小明",  "age":"20", "email" : "xiaoming@111.com"}
  MongoDB中文档的格式类似于我们常见的JSON,由此可见,我们第一个拥有”name”、”song”两个字段,而第二个拥有”name”、”age”、”email”三个字段,这在预设计模式中的数据库是不可能插入成功的,但在MongoDB的动态模式是可以的,这样做的优势是我们不必为一些数量很少,但种类很多的字段单独设计一张表,可以将他们集中在单独一张表进行存储,但这样做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在获取数据时需要对同一张表的不同文档进行区分,增加了开发上的代码量。所以在设计之初需要权衡动态模式的优劣来选择表中的数据类型。
  2.范式化与反范式化
  范式化(normalization)是关系模型的发明者埃德加·科德于1970年提出这一概念,范式化会将数据分散到不同的表中,利用关系模型进行关联,由此带来的优点是,在后期进行修改时,不会影响到与其关联的数据,仅对自身修改即可完成。
  反范式化(denormalization)是针对范式化提出的相反理念,反范式化会将当前文档的数据集中存放在本表中,而不会采用拆分的方式进行存储。
  范式化和反范式化之间不存在优劣的问题,范式化的好处是可以在我们写入、修改、删除时的提供更高性能,而反范式化可以提高我们在查询时的性能。当然NoSQL中是不存在关联查询的,以此提高查询性能,但我们依旧可以以在表中存储关联表ID的方式进行范式化。但由此可见,NoSQL的理念中反范式化的地位是大于范式化的。
  MongoDB还年轻
  MongoDB又有众多卓越的设计,但MongoDB依然存在着许多不擅长的问题,其中包括:
  1. MongoDB不支持事务,现在众多的软件依旧需要事务的管理,所以对于事务一致性要求较高的程序只能在软件层面进行管理,而无法从数据库进行管理。
  2. 其他工具的支持范围,MongoDB从发布起到现在还不到5年的时间,所以会面临着许多的语言没有对应的工具包,所以如果你使用的语言没有对应的包,可能是导致你无法使用MongoDB大的阻碍。
  3. 社区的资源量,这个问题同第二个问题一样是因为MongoDB过于年轻导致的,相对于其他大型数据库的社区而言,MongoDB显然是无法与之相比的,然而社区往往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之一,社区资源的匮乏会导致问题解决周期延长,从而拖延工作。
  近几年的技术发展之快是激动人心的,每年都会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然而它都需要经过时间的累积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产品,MongoDB还需要成长,但他的设计,肯定会让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接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