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敏捷测试的方法和实践
作者:网络转载 发布时间:[ 2014/3/5 15:53:00 ] 推荐标签:敏捷测试 测试人员 测试流程
在原有测试规范中,要求先用Excel写出测试用例,然后进行讨论、评审,评审通过以后再导入测试用例库(在线管理系统)中。在敏捷测试中,可能不需要测试用例,而是针对Use Case或User Story直接进行验证,并进行探索性测试。而节约出来的时间,用于开发原有功能的自动化测试脚本,为回归测试服务。自动化测试脚本将代替测试用例,成为软件组织的财富。原有测试规范还要求进行两轮回归测试,在敏捷测试中,只能进行一轮回归测试。综合这些考虑,敏捷测试的流程简单有效,如图2所示。
图2 敏捷测试流程简要图
在敏捷测试流程中,如前所述,测试是一个持续的质量反馈过程,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产品经理和开发人员,而且某些关键方面也要得到我们足够的关注,主要有:
测试人员不仅要全程参与需求、产品功能设计等讨论,而且要面对面地、充分地讨论(包括带语言、视频的即时通讯),仅仅通过邮件是不够的。
参与代码复审(Code Review),并适当辅助开发人员进行单元测试。
在流程中增加一个环节“产品走查(Product Walk-through)”——测试人员和产品经理、开发人员等在一起,从头到尾将新功能看一遍,可直观、快速地发现问题。
新功能的测试和回归测试策略
测试任务简单地可分为新功能测试和回归测试。在敏捷方法中,针对这两部分的测试建立相应的策略,以提高测试的效率,大限度地降低质量风险。新功能测试的策略主要有:
不需要测试用例,直接基于用例和对需求的理解来完成新功能的验证。即使要写测试用例,只要保证各个功能点被覆盖,不要过于详细(大颗粒度)。
持续地进行验证,一旦某块新代码完成(Code Drop),开始验证,而不是等到所有代码完成后才开始测试。这也包括参与到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中。
实施端到端(End-to-End)的测试,确保完整的业务流程的实现,同时,也容易发现业务逻辑不够清晰、不够合理等各方面的问题。
阅读代码来发现问题,可以和开发人员工作保持同步,消除测试周期的压力。
基于经验,可以实施更多的探索性测试、组合交互性(Interoperation)测试和用户场景(User Scenario)测试,更有效地发现埋藏较深的缺陷。
回归测试是敏捷测试中需要面对的难点。每次迭代都会增加新的功能,一个产品可能会经过十几次、甚至几十次迭代,回归测试范围在不断增大,而每次迭代周期没变,可能还是一个月。这样验收测试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回归测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动化测试,因为很难将回归测试控制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当然,还是有些办法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回归测试的范围,例如:
通过执行Code Diff 来了解代码变动的所有地方,再做代码关联分析,可以明确知道要进行哪些地方的回归测试,回归测试范围会大大缩小。
基于风险和操作面分析来减少回归测试的范围,例如回归测试只是保证主要功能点没有问题,而忽视一些细节的问题。
持续测试的过程,只要有时间,进行测试,包括开发人员、产品设计人员都参与到日常的试用和测试中来。
相关推荐
更新发布
功能测试和接口测试的区别
2023/3/23 14:23:39如何写好测试用例文档
2023/3/22 16:17:39常用的选择回归测试的方式有哪些?
2022/6/14 16:14:27测试流程中需要重点把关几个过程?
2021/10/18 15:37:44性能测试的七种方法
2021/9/17 15:19:29全链路压测优化思路
2021/9/14 15:42:25性能测试流程浅谈
2021/5/28 17:25:47常见的APP性能测试指标
2021/5/8 17: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