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性能的几个主要术语
作者:网络转载 发布时间:[ 2013/8/1 14:34:06 ] 推荐标签:
1、响应时间:
对请求作出响应所需要的时间。(我们把响应时间作为用户视角的软件性能的主要体现)
用户感受到的软件性能(响应时间)划分为“呈现时间”和“系统响应时间”两个部分。其中“呈现时间”取决于数据在被客户端接收到响应数据后呈现页面所消耗的时间;而“系统响应时间”指应用系统从请求发出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数据所消耗的时间。我们一般为将“响应时间”等同于“响应时间”。
关于响应时间,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对客户来说,该值是否能够被接收是带有一定的用户主观色彩,也是说响应时间的长短没有的区别。因此,在进行性能测试是,“合理的响应时间”取决于实际用户的需求,而不能依据测试人员自己的设想来决定。
2、并发用户数
业务并发用户数:在同一个时间段内访问系统的用户数量
从服务器段承受压力:描述的是同时向服务器端发出请求的客户
服务器实际承受的压力不知取决于业务并发用户数,还取决于用户的业务场景。那么,一个系统的服务器端承受的大并发访问数是多少呢?——这个取决于业务用法用户数和业务场景,一般可以通过对服务器日志的分析得到。
在实际的性能测试工作中,测试人员一般比较关心的是业务并发用户数。业界提出了一些估算公式,如估算并发用户数、并发用户数峰值等....
3、吞吐量
指“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客户请求的数量”,直接体现软件系统的性能承载能力。单位一般有:请求书/秒或页面数/秒来衡量,从业务的角度来看也可以用访问人数/天或业务熟/小时等单位来衡量。
对于交互式应用,通过“并发用户数”和“响应时间”可以确定系统的性能规划;但对于非交互式应用,用“吞吐量”来描述我们对系统性能的期望更加合理。
4、性能计数器
性能计数器是描述服务器或操作系统性能的一些数据指标。例如,对Windows系统来说,使用内存数,进程时间等都是常见的计数器。
计数器在性能测试中发挥着“监控和分析”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在分析系统的可扩展性、进行性能瓶颈的定位时,对计数器取值的分析非常关键。
5、资源利用率
与性能计数器相关的一个概念,指系统各种资源的使用状况。一般用“资源的实际使用/总的资源可用量”形成资源利用率的数据,用以进行各种资源使用的比较。
在性能测试中常用资源利用率进行横向对比
6、思考时间
也被称为“休眠时间”,从业务的角度来说,这个时间指的是用户在进行操作时,每个请求之间的间隔时间。
在实际的测试中,设置多长的思考时间为合理是许多性能测试工程师关心的问题。其实,思考时间与迭代次数、并发用户数和吞吐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计算思考时间的一般步骤
1、首先计算出系统的并发用户数;
2、统计出系统平均的吞吐量
3、统计出平均每个用户发出的请求数量
4、根据公司计算出思考时间
“0思考时间”:对于交互式的应用系统,很少遇到这样的要求。因为从业务的角度考虑,思考时间用于更真实的模拟用户操作,设置思考时间为0,基本上不具有实际的业务含义。
但在非交互式应用的性能测试过程中,有时候确实会将思考时间设置为0,这时候是模拟一种尽可能大的压力,研究系统在巨大压力下的表现。
相关推荐
更新发布
功能测试和接口测试的区别
2023/3/23 14:23:39如何写好测试用例文档
2023/3/22 16:17:39常用的选择回归测试的方式有哪些?
2022/6/14 16:14:27测试流程中需要重点把关几个过程?
2021/10/18 15:37:44性能测试的七种方法
2021/9/17 15:19:29全链路压测优化思路
2021/9/14 15:42:25性能测试流程浅谈
2021/5/28 17:25:47常见的APP性能测试指标
2021/5/8 17: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