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组合管理已死?小技巧紧急救援
作者:网络转载 发布时间:[ 2011/12/6 10:53:25 ] 推荐标签:
是否项目组合管理(PPM)已无前途?是我们自己造成这样的结果?近的一些经历使我不得不这么认为。
第一件事是一位CIO请我帮助评估其公司的PPM流程,因为他感到现有的PPM架构不再具有应有的价值。为什么得出这个结论呢?因为该公司的PPM执行委员会成员对每次日常会议都尽量逃避。可是,当公司的市场副总裁认为因“组合状态报告被狗吃了”而错过近的会议时,该CIO明白肯定是流程出了问题。
第二件事是一个私募公司的CFO请我帮助验证新企业系统的遴选标准。随着她开始描述其设计的评选打分系统时,我感到越来越不对劲。
在这个系统中,这位CFO制订了10几条打分类,然后开发了一个加权评分系统,以此来得出诸如采购哪个软件之类的答案。当她解释这个方法的严格性和完整性时,我问她这个思路的源头。这位CFO自豪的回答说:“这是我们用来做PPM决策的打分系统。”
是这两件事是我反思PPM是否已经走到尽头?而我们是否是肇事者?我总结了一些导致PPM系统错误的原因:
◇ PPM过于复杂。如果对一个项目的评分过程超过了其实际完成所需的时间,那么你应该简化PPM系统。
◇ PPM本身效率过低。考虑到现在技术和商业变化的周期越来越短,你需要不停地对项目排序并做出决策。之所以CIO觉得PPM价值不再,是因为企业需要比以往更频繁地做决策,而执行委员会的流程机制不能满足这种频率。
◇ PPM涉及了错误的人。合适的参与者应该是能快速而正确地做出决定的人。当前的PPM或执行委员会成员中可能有些人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
◇ PPM与决策文化相抵触。如果一个企业的决策机制比较松散,那么集中化的PPM流程可能不合适了。
尽管如此,项目组合排序和管理的需求是永恒的。那么该如何改变现状呢?重要的是:简化、简化、简化。复杂性是敏捷的天敌,我的经验表明如果尽可能的去除复杂性,PPM的实用性和时效性都能得到增强。
比如,我曾经用这样的问题来取代打分系统和投资回报(ROI)分析:这样做是否正确?如果没有这样做,那么我们会错过什么机会?如果没有这样做,我们是否还能生存?相比于搜集相关数据并从15个不同打分维度来进行平均加权分析,这样的问答方式显然能节省大量时间(而且坦率地说,实际上复杂的评分模型未必能形成更好的决策)。
由于不再需要花费数小时、天、周或者月来搜集数据,我们能更频繁地对项目进行排序。实际上,当PPM的方向从分析变为协作时,持续地决策行为成为可能。是否现在需要对项目重新排序?召集适当人员做出决定吧。
尽管文档工作还是需要的,但是决策本身已经不再依赖于执行委员会的日程。高频度的PPM同样还能使现代PPM工具的运用更加容易,你可以尝试软件即服务工具,也可以使用移动或给予社交网络的工具。在这个随时随地访问信息的时代,能够做出决策、核查状态以及浏览结果才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那位苦恼于PPM执委会成员逃避会议的CIO,我建议他切换到即时响应的PPM流程,比如划分多个决策人分组。他可以保留执行委员会作为一个顾问组织,但是要让能快速做出决定的人来进行项目排序,以此使具体的决策机制能够跟上商业周期。
对于那位要我验证器打分系统的CFO来说,我建议基于一到两个决定性因素来构建评分模型即可。换句话说,是选出一到两个重要的决策依据?比如成本、实施难度、与现有架构的兼容性、特定功能等。然后根据其中重要的一到两个因素来进行选择。至于其他次要因素,则可以通通忽略。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性能测试之测试环境搭建的方法
2020/7/21 15:39:32软件测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企业所重视的呢?
2020/7/17 9:09:11Android自动化测试框架有哪些?有什么用途?
2020/7/17 9:03:50什么样的项目适合做自动化?自动化测试人员应具备怎样的能力?
2020/7/17 8:57:06几大市面主流性能测试工具测评
2020/7/17 8:52:11RPA机器人能够快速响应企业需求,是怎么做到的?
2020/7/17 8:48:05Bug可以真正消灭吗?为什么?
2020/7/17 8:43:03软件测试基本概念是怎么来的?软件测试生命周期的形成历经了什么?
2020/7/16 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