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结果统计整理(填入指标表.)
  测试过程完成后,这个阶段是统计测试结果了,如何统计测试结果呢?不同的团队会有不同的统计方式,这得根据自己团队所制定的可用性测试规范来,我们团队是这样统计的(如下图)

  分为5个指标进行统计:
  “完成情况”
  “流畅度”
  “具体问题”
  “问题严重程度”
  “用户预期”
  其中重要的是具体的问题了,统计时不要只记录一个干瘪瘪的问题,用户遇到问题的具体场景一定要记录下来,这有利于你去分析用户究竟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对问题的改进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统计时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不要靠自己的回忆去统计,一定要回头去看测试时录制的视频
  对用户行为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回访,把问题弄明白。
  有些问题是你通过观察用户行为发现的,但它似乎不能被计入指标中的话,这时需要另外记录这些问题,在团队讨论的时候提出来(如下图):

  确定需要修改的问题
  在将指标统计完后,接下来是确定什么问题需要修改了。
  统计问题产生的概率(如下图):

  将所有的问题列在一个excel表格中,谁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在谁下面打勾,然后计算出问题出现的概率,如果有及时的方案,在备注列添加一下。
  确认什么问题需要修改(如下图):

  上图是一套判定问题严重性的规范,这个有助于去判定什么问题需要修改以及什么问题可以暂时不用修改。当然这并不能作为的标准,因为它只是一个数据性的参考,实际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定性的分析,比如说有的问题只有一个用户出现了,但是经过分析这的确是个问题;有的问题大部分的用户都出现了,但是这些问题只是出现在了用户第一次使用的过程中,后面没有出现过了,改动起来的成本较高,这种问题我们称为可接受的学习成本问题。
  修改问题并准备下一次的测试
  这个过程没多少可说的了,修改确定后的问题,然后准备下一次的测试,直到产品方案满意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