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错误处理通路:一个好的设计应能预见各种出错条件,并预设各种出错处理通路,出错处理通路同样需要认真测试,测试应着重检查下列问题:
  1输出的出错信息难以理解;
  2记录的错误与实际遇到的错误不相符;
  3在程序自定义的出错处理段运行之前,系统已介入;
  4异常处理不当;
  5错误陈述中未能提供足够的定位出错信息。
  5、边界条件:边界条件测试是单元测试中后,也是重要的一项任务。众的周知,软件经常在边界上失效,采用边界值分析技术,针对边界值及其左、右设计测试用例,很有可能发现新的错误。
  2、单元测试的步骤
  1)理解需求和设计
  理解设计是很重要的,特别是要搞清楚被测试模块在整个软件中所处的位置,这对测试的内容将会有很大的影响。需要记住的一个原则是:好的设计,各模块只负责完成自己的事情,层次与分工是很明确的。在单元测试的时候,可以不用测试不属于被测试模块所负责的功能,以减少测试用例的冗余,集成测试的时候会有机会测试到的。
  2)概览源代码
  浏览一下源代码,主要任务:
  (1)初步检查源代码的编码风格与规范
  (2)大致估算测试工作量,比如:需要多少的测试用例、需要写多少的驱动模块和桩模块等。
  (3)确定模块的复杂程度,初步制定测试的优先级等。
  3) 精读源代码
  认真阅读和分析代码,主要任务:
  (1)理解代码的业务逻辑。
  (2)检查代码与设计是否相符,如果详细设计没有该模块的流程图的话,先去画出流程图。
  (3)仔细研究逻辑复杂的模块
  (4)可以采用一些检查列表来检查程序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如果没有检查列表,那么,可以根据程序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检查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记得把经验总结下来供下次使用)。
  4) 设计测试用例
  综合运用白盒测试方法(和结合黑盒测试方法)来设计测试用例,包括功能测试、等,要达到一定的测试覆盖率。在设计测试用例的过程中,流程图或控制流图是分析的好帮手。性能测试
  5) 搭建单元测试环境
  使用XUnit或自己写的框架将有助于单元测试的实施。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写桩模块和驱动模块,第4步所设计的测试用例是通过驱动模块传递给被测试模块的,然后驱动模块想办法获取被测试模块对数据的处理结果,并判定返回的实际结果与测试用例的预期结果是否一致,通过测试框架来记录执行的结果,对于出现的错误,还需要统计错误的信息,供执行完之后分析。
  搭建单元测试环境要避免在main函数中使用printf和scanf函数来跟测试人员交互来达到获取测试用例数据的信息。这样的测试还是没有摆脱手工测试方式,效率是低下的。同时,对于测试结果是否通过测试也不要使用printf方式打印被测试函数的返回结果值,避免要人工去检查结果。
  6) 执行测试
  运行写好的驱动模块完成对被测试模块的测试。
  7) 补充和完善测试用例
  单元测试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能一开始考虑的不够全面,或预期的覆盖标准太低,需要在测试过程中不断补充测试用例,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8) 分析结果,给出评价
  根据测试的结果分析、查找错误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办法。测试结束之后,根据测试过程的数据统计,给出被测试对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