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对于自动化测试与CI往往有一些很常见的谬见,包括一些专门从事相关工作的人都未必清楚。在实际的工作中感触颇深,所以想撰文讨论一下。

  第一,自动化测试是给CI服务的,或者自动化测试不太能发现问题。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建议他们去看看Google或者Microsoft的相关测试研究的文章,或者GTAC( Google Test Automation Conference),也许可以拓宽我们考虑这个问题的思路。

  他们的测试对象是搜索引擎,海量的数据库信息,或者提供的各种服务,比如Google Map,Navigation。他们研究的是搜索引擎对于海量的数据库处理起来是否有效,搜索结果是否准确 。

  下面举几个例子:

  比如Google会提供一种 ‘Auto Completion""的功能,你只要在搜索框里敲入一个词,google会根据与这个词的相关性大小,以及该关键词被搜索的热度,自动补全一些关键词,并提示给你。这样,你可以参考或者直接用别人的搜索条件。那大家有没有考虑过,这种功能应该如何测试呢?

  还有导航系统,怎么确保从A点到B点找出来的路径都是正确的呢?而不是说你要找一个当地的餐馆,导航却告诉你要来一次跨国旅行呢?

  面对这些海量的测试数据,并且基本上也无法预先给不同的测试数据定义好期望的测试结果。所以他们无法采用我们这样的静态的自动化测试,而且通常Manual Testing也无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他们必须采用动态的大规模的自动化测试,或者叫计算计辅助测试。

  他们的做法是采取一种叫HBT( Heuristics Based Testing)的技术,测试工程师找出一些测试是否成功的判断法则,而不是像传统的自动化测试一定要明确规定静态的期望结果,并把这种判断规则用代码实现。

  通过这种方法,再加上一些并行的测试技术,他们也许可测上千万个case,并且在一种判断法则已经不太能有效地发现问题的时候,可以随时调整或者寻找新的判断成功与否的法则。

  而寻找 “测试是否成功的判断法则”,也是常说的Test Oracle的时候,则很类似传统手工测试做manual exploratory testing的过程。测试人员做手工测试的时候,不是重复地去敲键盘,点鼠标,而是寻找系统的失效模型,然后利用自动化测试技术实现,并把这个失效模型放大到尽可能大的范围。 这部分工作,往往是测试工作中有意思,有创造性,往往也是考测试人员功力的。

  我曾经看过一个他们的例子,Microsoft 的Principal Test Engineer写的,他们用这种方法,执行了2200万个测试用例,发现了20多个可能的问题,然后和相关stakeholder讨论。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Test Automation其实完全不受限于CI这种模式的下的测试,完全可以借助自动化测试的手段来做Exploratory Testing.

  第二:CI中的测试一定要保证测试的全覆盖。

  首先,测试的全覆盖本来是一个伪命题,从来也没有一种测试可以做到全覆盖。测试人员要解决的是在测试设备有限,测试人员有限,测试时间也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能够让组织在测试的投入上,达到高的ROI。

  然后回到CI,我们来看一下CI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在传统的开发模式下,软件组织在Integration的时候往往会发现模块的接口定义或者理解有不一致,然后需要返工,甚至因此要改模块的内部设计。在各个模块都各自完成以后,想让他们在一起能工作,给客户提供一个完整的功能,往往还要等待很长的时间。

  既然集成这么麻烦,那我们提倡尽早集成,尽快测试,以期待尽快发现问题。同时开发人员在实现代码的时候,如果能够尽快给他们的实现提供反馈,这对他们避免在后来的开发中犯同样的错误,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种反馈的成本比较低,那我们可以让这种反馈尽可能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