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属性标识符:pthread_attr_t 包含在 pthread.h 头文件中。
//线程属性结构如下:
typedef struct
{
int                   etachstate;      //线程的分离状态
int                   schedpolicy;     //线程调度策略
structsched_param     schedparam;      //线程的调度参数
int                   inheritsched;    //线程的继承性
int                   scope;           //线程的作用域
size_t                guardsize;       //线程栈末尾的警戒缓冲区大小
int                   stackaddr_set;   //线程的栈设置
void*                 stackaddr;       //线程栈的位置
size_t                stacksize;       //线程栈的大小
}pthread_attr_t;
  属性值不能直接设置,须使用相关函数进行操作,初始化的函数为pthread_attr_init,这个函数必须在pthread_create函数之前调用。之后须用pthread_attr_destroy函数来释放资源。线程属性主要包括如下属性:作用域(scope)、栈尺寸(stack size)、栈地址(stack address)、优先级(priority)、分离的状态(detached state)、调度策略和参数(scheduling policy and parameters)。默认的属性为非绑定、非分离、缺省1M的堆栈、与父进程同样级别的优先级。
  一、线程的作用域(scope)
  作用域属性描述特定线程将与哪些线程竞争资源。线程可以在两种竞争域内竞争资源:
  进程域(process scope):与同一进程内的其他线程。
  系统域(system scope):与系统中的所有线程。一个具有系统域的线程将与整个系统中所有具有系统域的线程按照优先级竞争处理器资源,进行调度。
  Solaris系统,实际上,从 Solaris 9 发行版开始,系统不再区分这两个范围。
  二、线程的绑定状态(binding state)
  轻进程(LWP:Light Weight Process)关于线程的绑定,牵涉到另外一个概念:轻进程(LWP:Light Weight Process):轻进程可以理解为内核线程,它位于用户层和系统层之间。系统对线程资源的分配、对线程的控制是通过轻进程来实现的,一个轻进程可以控制一个或多个线程。
  非绑定状态
  默认状况下,启动多少轻进程、哪些轻进程来控制哪些线程是由系统来控制的,这种状况即称为非绑定的。
  绑定状态
  绑定状况下,则顾名思义,即某个线程固定的"绑"在一个轻进程之上。被绑定的线程具有较高的响应速度,这是因为CPU时间片的调度是面向轻进程的,绑定的线程可以保证在需要的时候它总有一个轻进程可用。通过设置被绑定的轻进程的优先级和调度级可以使得绑定的线程满足诸如实时反应之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