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panic=N
  默认情况,内核崩溃--kernel panic 后会宕机而不会重启,你可以设置宕机多少秒之后重启机器;也可以在/proc/sys/kernel/panic文件里设置。
  11、reboot=[warm|cold][,[bios|hard]]
  该选项仅当定义了CONFIG_BUGi386时才能用。2.0.22的内核重启默认为cool reboot,warm reboot 更快,使用"reboot=bios"可以继承bios的设置。
  12、nosmp 和 maxcpus=N
  仅当定义了 __SMP__,该选项才可用。可以用来禁用多CPU或者指明多支持的CPU个数。
  内核开发和调试的启动时参数
  这些参数主要用在内核的开发和调试上,如果你不进行类似的工作,你可以简单的跳过本小节。
  1、debug
  Linux的日志级别比较多(详细信息可以参看Linux/kernel.h),一般地,日志的守护进程klogd只把比DEBUG级别高的日志写进磁盘;如果使用该选项,klogd也把内核的DEBUG信息写进日志。
  2、profile=N
  在做内核开发的时候,如果想清楚的知道内核在什么地方耗用了多少CPU的时钟周期,可以使用核心的分析函数设置变量prof_shift为非0值,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一种是在编译时指定,另一种是通过“profile=”来指定; 他给出了一个相当于小单位--即时钟周期;系统在执行内核代码的时候,profile[address >;>; prof_shift]的值会累加,你也可以从/proc/profile得到关于它的一些信息。
  3、swap=N1,N2,N3,N4,N5,N6,N7,N8
  设置内核交换算法的八个参数:max_page_age, page_advance, page_decline,page_initial_age,age_cluster_fract, age_cluster_min, pageout_weight,bufferout_weight。
  4、buff=N1,N2,N3,N4,N5,N6
  设置内核缓冲内存管理的六个参数:max_buff_age, buff_advance, buff_decline,buff_initial_age, bufferout_weight, buffermem_grace。
  使用 RAMDISK的参数 (仅当内核配置并编译了CONFIG_BLK_DEV_RAM)。
  一般的来说,使用ramdisk并不是一件好事,系统自己会更加有效的使用可用的内存;但是,在启动或者制作启
  动盘时,使用ramdisk可以很方便的装载软盘等设备上的映象(尤其是安装程序、启动过程中),因为在正真使用物理磁盘之前,必须要加载一些必要的模块,比如文件系统模块,scsi驱动等(可以参见我的initrd-x.x.x.img文件分析-制作安装程序不支持的根文件系统)。
  早期的ramdisk(比如1.3.48的核心)是静态分配的,必须以ramdisk=N来指定ramdisk的大小;现在ramdisk可以动态增加。一共有四个参数,两个布尔型,两个整形。
  1、load_ramdisk=N
  如果N=1,加载ramdisk;如果N=0,不加载ramdisk;默认值为0。
  2、prompt_ramdisk=N
  N=1,提示插入软盘;N=0,不提示插入软盘;默认为1。
  3、ramdisk_size=N或者ramdisk=N
  设定ramdisk的大值为N KB,默认为4096KB。
  4、ramdisk_start=N
  设置ramdisk的开始块号为N,当ramdisk有内核的映象文件是需要这个参数。
  5、noinitrd
  (仅当内核配置了选项CONFIG_BLK_DEV_RAM和CONFIG_BLK_DEV_INITRD)现在的内核都可以支持initrd了,引导进程首先装载内核和一个初始化的ramdisk,然后内核将initrd转换成普通的ramdisk,也是读写模式的根文件系统设备。然后Linuxrc执行,然后装载真正的根文件系统,之后ramdisk被卸载,后执行启动序列,比如/sbin/init。 选项noinitrd告诉内核不执行上面的步骤,即使内核编译了initrd,而是把initrd的数据写到 /dev/initrd,只是这是一个一次性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