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代器的算术操作
  1、能够对迭代器对象加上或减去一个整形值。这样做将产生一个新的迭代器,其位置在 iter 所指元素之前(加)或之后(减) n 个元素的位置。
  加或减之后的结果必须指向 iter 所指 vector 中的某个元素。或者是 vector 末端的后一个元素。加上或减去的值的类型应该是 vector 的 size_type 或 difference_type 类型,样例:
int main()
{
std::vector<int> ivec(10, 68);
print_int_vector(ivec);
int i = 0;
for (std::vector<int>::iterator iter = ivec.begin(); iter != ivec.end(); ++iter, i++)
*iter = i; // set element to which iter refers to i
print_int_vector(ivec);
std::vector<int>::iterator iter = ivec.begin();
iter += 100;
std::cout<<*iter;
return 0;
}
  本样例中ivec有10个元素,iter+=j。j在10以内都不会有错(0~9),大于等于10则会出现溢出问题。编译器。执行中间都不会报错。能够加当然能够减。
  2、iter1 - iter2:
  该表达式用来计算两个迭代器对象的距离,该距离是名为 difference_type 的 signed 类型 size_type 的值,这里的 difference_type 是 signed 类型,由于减法运算可能产生负数的结果。该类型能够保证足够大以存储不论什么两个迭代器对象间的距离。
  iter1 与 iter2 两者必须都指向同一 vector 中的元素,或者指向 vector 末端之后的下一个元素。
  3、能够用迭代器算术操作来移动迭代器直接指向某个元素,比如。以下语句直接定位于 vector 中间元素:
  vector<int>::iterator mid = vi.begin() + vi.size() / 2;
  上述代码用来初始化 mid 使其指向 vi 中靠近正中间的元素。
  这样的直接计算迭代器的方法,与用迭代器逐个元素自增操作到达中间元素的方法是等价的,但前者的效率要高得多。
  4、不论什么改变 vector 长度的操作都会使已存在的迭代器失效。
  比如。在调用 push_back 之后,不能再信赖指向 vector 的迭代器的值了。
  请看样例:
  *iter = i; // set element to which iter refers to i
  ivec.push_back(i*2);
  加上这句代码没问题,正确执行,可是。我们试图在for循环里面执行,即:
  {
  *iter = i; // set element to which iter refers to i
  ivec.push_back(i*2);
  }
  则会莫名其妙退出!
  本文由@The_Third_Wave(Blog地址:http://blog.csdn.net/zhanh1218)原创。
  因为还有部分内容没有接触,仅仅讲了大概没有原因,会不定期更新。有错误请指正。
  假设你看到这篇博文时发现不完整,那是我为防止爬虫先公布一半的原因,请看原作者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