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软硬件集成测试过程

  软硬件集成测试应该在嵌入式软件集成测试完成的基础上进行。此时软件已按照功能模块组装成子系统,为了有效验证该子系统软件与硬件功能的协调性,保证软件在特定的硬件平台上能够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工作,完成其要求的功能、性能指标,必须进行嵌入式软件的软硬件集成测试。

  2.1 嵌入式软件测试过程

  软件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一般遵循如下步骤:

  ① 系统软硬件功能划分,形成软、硬件研制任务书。

  ② 系统软件需求分析。

  ③ 系统软件概要设计。

  ④ 系统软件详细设计。

  ⑤ 软件编码。

  测试人员恰恰以相反的步骤实现测试过程:

  ① 单元测试。软件单元测试的目的是检测程序模块是否符合《详细设计说明书》的要求。通常会采用白盒测试技术,如基于路径覆盖原理等。

  ② 集成测试(配置项测试)。软件集成测试的目的是检测程序是否符合《概要设计说明书》的要求。通常采用黑盒测试技术,但有时为了确保主要控制路径的覆盖测试,也会采用一定的白盒测试技术。

  ③ 软硬件集成测试。软硬件集成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检测系统划分软硬件功能后,在软件集成测试完成的基础上,测试模块软件在硬件平台上的运行情况,主要是对嵌入式软件的实时性、嵌入性及功能性能指标的测试。

  ④ 系统测试。关注所设计的系统,在模块与模块集成之后构成完整系统时所表现出的质量指标,包括正确性、可扩性等。

  ⑤ 确认测试。针对确认标准的测试。确认标准由需求分析产生,所以实际上是指规格化的需求,通常采用黑盒测试技术。

  2.2 软硬件集成测试过程

  由图1可以看到,软硬件集成测试主要是在软件集成测试完成后,形成独立的配置项,加载到相应的硬件平台上进行测试,以确定软硬件是否能够协同工作,实现系统既定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