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和校验
  一旦你有了可执行的用户界面或原型,你需要回答一个重要的问题:用户告诉了你他们需要什么,但那是他们需要的吗?
  它满足系统的功能需求吗?这也需要进行测试。没有bug,但回答的问题本身是错误的,这样的系统不会太有用。要注意用户的访问模式,以及这些模式与开发者所用的测试数据的不同。
  资源耗尽、错误及恢复
  现在你已经很清楚,系统在理想条件下将会正确运行,你需要知道的是,它在现实世界的条件下将如何运行。在现实世界中,你的程序没有无限的资源,它们会把资源耗尽,你的代码可能遇到一些限制包括:
  ● 内存空间
  ● 磁盘空间
  ● CPU带宽
  ● 挂钟时间
  ● 磁盘带宽
  ● 网络带宽
  ● 调色板
  ● 视频分辨率
  你可能会实际检查磁盘空间或内存分配的失败,但是否经常检查其他各项呢?你的应用适用于有256种颜色的640 x 480的屏幕吗?它能在有24位颜色的1600 x 1280的屏幕上运行,而不会看上去像一张邮票?批处理是否会在存档开始前结束?
  你可以检查环境的限制,比如视频参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不是所有失败都是可以恢复的。如果你的代码检测到内存已经耗尽,你的选择有限:除了失败,你也许没有足够的资源去做任何事情。
  当系统确实失败时,它会得体地失败吗?它会尽可能设法保存其状态、防止工作丢失吗?或是会当着用户的面造成core-dump吗?
  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压力测试或负载测试也可能会是项目的一个重要方面。
  问问你自己,软件是否满足现实世界的条件下的性能需求——预期的用户数、连接数、或每秒事务数。它可以伸缩吗?
  对于有些应用,你可能需要用专门的测试硬件或软件模拟现实情况下的负载。
  可用性测试
  可用性测试与到目前为止讨论的其他测试类型不同,它是有真正的用户,在真实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根据人的因素考察可用性,需要处理需求分析过程中的任何误解吗?软件对于用户,像是手的延伸吗?(我们不想让自己的工具顺手,也想让我们为用户创建的工具让他们觉得顺手。)
  与验证与校验的情况一样,你需要尽早在还有时间更正时进行可用性测试,对于较大的项目,你可以引入人员因素(human factor)专家。(至少,玩一玩单向镜也很有意思)。
  没能满足可用性标准像是零除错误,是个大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