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工作的三个阶段
作者:网络转载 发布时间:[ 2014/3/24 16:01:23 ] 推荐标签:测试 工作 软件测试
3. 测试能力的提升
测试阶段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去做,觉得主要的还是两个方面
- 自动化。 越来越觉得这个是绕不开的话题,要想尽办法去做,做得更高效更全面。前面有篇blog也提到了一些轻量级的做法,业务测试的团队可以参考 http://blog.csdn.net/superqa/article/details/20644285
- 辅助手段,比如代码覆盖率,特别是差异的覆盖率。这个大家都比较容易理解不展开了。
- 拓展测试的类型
这个方面说起来有些泛,需要结合团队和业务的情况,比如安全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等,去发现一些对于产品来说很重要的风险。
这方面有两个前提,一是我们的基本功能质量到了一个阶段,可以让大家腾出手去拓展测试的面,另一方面我们测试人员的能力要跟得上。
4. 发布环节的质量把控
这个方面和传统的测试不太一样,而且了解到不同的组织做法不同,执行发布的人员可能不同,有开发,运维,专职的版本管理或者测试来做。
在我们的实践中,发布后来都逐步收到测试这边,回头来看觉得还是有不少有帮助的地方。当然也不的必须测试来做。
- DO分离,避免了随意的发布,特别是在开发手上的时候。所有的bugfix都经过测试发布,可以更准确的度量质量(除非这个问题可以不修复,否则肯定要过发布环节)
- 知道近发了什么,可能的影响是什么,需要线上关注什么。
- 灰度。 互联网产品常用的一个控制风险和节奏的手段。
- 扩容的快速自动化检查,这方面也依赖于自动化的建设。
- 发布过程支持灰度的控制,备份和快速的回滚。对发布系统有一定的要求,而且有可追溯性。
发布处在整个研发流程非常关键的节点,在这个点可以做很多的控制,也能发现很多的问题,对于测试团队来说,从这里可以发现很多的问题,做很多的提升,对自己和相关的合作团队。
5. 外网的监控
发现发布后的问题,持续运营过程中的问题,推动优化。
通常监控可以分几个层面,粗浅的可以分成几类:
- 运维层面的监控,比如机器,链路,资源使用,主要组件是否正常等。
- 业务指标的监控,比如来自点击率,BI系统等。
- 集成在产品里面的监控代码,我们称之为模块调用监控。这个是全量的,有次数,成功率,响应时间等角度。
- 测试层面的自动化监控,关于在接口和功能层面。这个是采样的,但是从用户的角度来监控。
以上这些监控都有对应的告警机制,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为了实现上面的监控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但是这些对于整个外网运营的质量非常的重要。
6. 外网事故和问题的收集,跟进和反向推动
和前面的思路一样,如果只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是稍显被动,那么对于外网事故和问题的分析,还是有很多推动性的帮助。
7. 用户的问题反馈和满意度
进一步的质量不只是系统本身的质量,而是从用户角度看到的质量,有时候这个可能稍微超出一些系统层面的问题,但是因为终的质量还是用户说了算,所以我们应该扩展下思路。收集这样的问题的渠道有很多
- 外网问题反馈,比如来自客服系统的,用户直接的反馈,现在很多app上都有反馈的功能。
- 论坛信息的统计收集。我了解的另一个测试团队,他们还专门开发了一个自动收集外部反馈,以及过滤分析的系统来帮助他们及时的了解外包的问题反馈。
相关推荐
更新发布
功能测试和接口测试的区别
2023/3/23 14:23:39如何写好测试用例文档
2023/3/22 16:17:39常用的选择回归测试的方式有哪些?
2022/6/14 16:14:27测试流程中需要重点把关几个过程?
2021/10/18 15:37:44性能测试的七种方法
2021/9/17 15:19:29全链路压测优化思路
2021/9/14 15:42:25性能测试流程浅谈
2021/5/28 17:25:47常见的APP性能测试指标
2021/5/8 17: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