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述的每一个原因,又分别包含三种属性:来源、稳定性(也叫易变性)、可控性。俺大致解释一下。

  ◇来源

  来源分为外因和内因。“能力”和“努力程度”属于内因,其它属外因。

  ◇稳定性

  稳定性表示这些因素是否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可控性

  可控性表示这些因素是否能被自我所控制、影响。

  至于哪些因素是稳定和可控的,哪些是不稳定/不可控的,取决于每个人的心智模式了(关于心智模式,可以回顾上次的帖子 的介绍)。比如大部分人会把“能力”看成是稳定的;把“努力程度”看成是可控的;把“运气”看成是不可控的。

  ★不好的归因方式

  前面?嗦了一大堆,现在要进入正题了。先来批判几种俺觉得不合适的归因方式。

  ◇失败时,归因于外部(运气、其他人、其它事),且认为外因是不可控的

  这种心态很普遍。当你具有这种心态时,不会反省自身的不足。每次失败后都是怨天尤人。因此,即使经历很多次失败,你的能力也始终得不到改进。

  ◇失败时,归因于能力,且认为能力是稳定的

  通常,比较自卑的人容易有这种心态。虽然在每次失败后,都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但由于这种心态把自己的能力看成是稳定的(不可改变的),所以容易导致破罐子破摔。心想,反正我不行,再努力也没用,不如随便应付了事。心理学上称为“习得性无助”。

  ◇成功时,归因于能力

  比较自信的人,容易有这种心态。每次成功了,都觉得自己特牛。从来不思考自己的成功是否得益于客观条件,是否得益于别人的帮助。结果捏,容易骄傲、盲目自大。而且这种人,也不太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

  ◇无论成败,皆归因于外部因素,且认为外部因素不可控

  具有这种心态的人,会认为自己对环境完全没有办法掌控,只能随波逐流。长此以往,人会变得消极,凡事都无所谓。

  ★好的归因方式

  说完了坏的归因方式,后来说一下,俺认为比较好的归因方式。

  ◇失败时,归因于能力,且认为能力是不稳定的、可控的

  前面说了,失败时归因于自己会产生一种负疚感。由于这种心态认为能力是不稳定的(可变的),可控的,因此在负疚感的刺激下,会产生提高自身能力的动机。所以,这种人会通过失败来获得能力的提高(俗话说,失败是成功它妈,是这个道理)。

  ◇成功时,归因于努力,且认为努力是不稳定的、可控的

  如果你具有这种心态,当你成功时,归因于自身的努力,会在内心产生自豪感。下次再做类似的事情,由于有之前成功的记忆,会刺激自己更加努力地完成任务。当你付出的努力更多,则成功的概率会加大,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总结

  在归因理论里有一个重要的论点:归因会对个体以后的成和行为产生影响。不同的归因倾向会导致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反应,并由此影响个体对未来结果的预期和努力 。所以,咱们要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看待成败的观点,以利于个人(在心智层面)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