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上的性能瓶颈:

  一般指的是windows、UNIX、Linux等操作系统。

  例如,在进行性能测试,出现物理内存不足时,虚拟内存设置也不合理,虚拟内存的交换效率会大大降低,从而导致行为的响应时间大大增加,这时认为操作系统上出现性能瓶颈。

  网络设备上的性能瓶颈:

  一般指的是防火墙、动态负载均衡器、交换机等设备。

  例如,在动态负载均衡器上设置了动态分发负载的机制,当发现某个应用服务器上的硬件资源已经到达极,动态负载均衡器将后续的交易请求发送到其他负载较轻的应用服务器上。在测试时发现,动态负载均衡器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这时可以认为网络瓶颈。

  性能测试出现的原因及其定位十分复杂,这里只是简单介绍常见的几种瓶颈类型和特征,而性能测试所需要做的是根据各种情况因素综合考虑,然后协助开发人员DBA运维人员一起定位性能瓶颈。

  一般性能调优步骤

  一般性能问题调优的步骤:

  步骤一:确定问题

  应用程序代码:在通常情况下,很多程序的性能问题都是写出来的,因此对于发现瓶颈的模块,应该首先检查一下代码。

  数据库配置:经常引起整个系统运行缓慢,一些诸如oracle 的大型数据库都是需要DBA进行正确的参数调整才能投产的。

  操作系统配置:不合理可能引起系统瓶颈。

  硬件设置:硬盘速度、内存大小等都是容易引起瓶颈的原因,因此这些都是分析的重点。

  网络:网络负载过重导致网络冲突和网络延迟。

  步骤二:确定问题

  当确定了问题之后,我们要明确这个问题影响的是响应时间吞吐量,还是其他问题?是多数用户还是少数用户遇到了问题?如果是少数用户,这几个用户与其它用户的操作有什么不用?系统资源监控的结果是否正常?CPU的使用是否到达极限?I/O 情况如何?问题是否集中在某一类模块中? 是客户端还是服务器出现问题? 系统硬件配置是否够用?实际负载是否超过了系统的负载能力? 是否未对系统进行优化?

  通过这些分析及一些与系统相关的问题,可以对系统瓶颈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而分析出真正的原因。

  步骤三:确定调整目标和解决方案

  得高系统吞吐理,缩短响应时间,更好地支持并发。

  步骤四:测试解决方案

  对通过解决方案调优后的系统进行基准测试。(基准测试是指通过设计科学的测试方法、测试工具和测试系统,实现对一类测试对象的某项性能指标进行定量的和可对比的测试)

  步骤五:分析调优结果

  系统调优是否达到或者超出了预定目标?系统是整体性能得到了改善,还是以系统某部分性能来解决其他问题。调优是否可以结束了。

  后,如果达到了预期目标,调优工作基本可以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