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开发人员认为是bug没说清楚呢,你打算跟他们争论清楚,还是去调试这个bug来发现真相?”

  “当然是争论清楚……”

  “呵呵,谁指派你去跟他们争论呢?”

  “这个倒没有。”

  “那又有谁指派你去调试这个bug呢?”

  “这个当然没有了。”

  “那两样事情没有人指派你,为什么你偏偏选择去争论呢?是不是这样做更容易呢?”

  “哦,我懂了,一般人都是挑容易的做,所以你说选另一种做法比较难了。但是如果我去调试这个bug,结果又有什么不同呢?”

  “调试一个bug,会了解许多系统设计的关键细节,组件之间沟通的协议,支持平台的特点,特别是了解不止一个组件,很多开发人员往往只了解自己负责的组件。这些首先增加了你的发言权,因为你懂得的比别人多;其次因为了解得更深入,你更容易改变测试步骤来探索容易重现bug的方法;后如果你能发现bug的根源,会在开发人员中建立威信。‘大毛发现的bug都是准确的,不需要怀疑。’你想得到这样的评价,还是为每个bug去跟别人吵?”

  “嗯,后一句比较中听。”

  “你得有点志气,写代码的人满街都是,深入了解某类系统的专家打灯笼都找不着。不管你是开发测试还是经理架构设计师,缺乏深度什么头衔都是白搭。”

  “我明白了,那何为没人应份去做的事情呢?”

  “共用工具、测量指标、推动新技术应用、分享知识、技术讲座、参与招聘……”领导一口气说了很多。

  “都要去做?”

  “没人逼你一个月之内都做完。两三年之内把刚才我说的事情都做过的大有人在。”(见作者注2)领导一字一句的说,“态度决定一切。”

  作者注:软件业兰博式孤胆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团队合作才是可持续成功的关键。个人如何脱颖而出?是一个顶十个,还是让一百个顶两百个?

  作者注1:微软公司流传的员工潜力三大指标:

  Do those you are supposed to do
  Do those you are not supposed to do
  Do those nobody is supposed to do

  作者注2:有些公司允许员工分配一定份额的时间来自由支配,有多少人是愿意做那些“没人应份做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