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eb Page Breakdown分析
  DNS解析时间:显示使用近的DNS服务器将DNS名称解析为IP地址所需的时间;DNS查找度量是指示DNS解析问题或DNS服务器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指示器;
  Connect时间:显示与包含指定URL的Web服务器建立初始连接所需的时间;Connect度量是一个很好的网络问题指示器;它还可表明服务器是否对请求做出响应;
  First buffer时间:显示从初始HTTP请求到成功收回来自WEB服务器的第一次缓冲时为止所经过的时间;First buffer度量是很好的Web服务器延迟和网络滞后指示器;
  SSL Handshaking time:显示建立SSL连接所用的时间
  Receive Time:显示从服务器收到后一个字节并完成下载之前经过的时间;接收度量是很好的网络质量指示器;
  FTP验证时间:显示验证客户端所用的时间。
  Client Time:显示因浏览器思考时间或其他与客户端有关的延迟而使客户机上的请求发生延迟时,所经过的时间。
  Error时间:显示从发出HTTP请求到返回错误消息这期间所经过的平均时间
  二、关于TPS(Transactions per Second):
  每秒处理事务数。这个值可以说明系统在特定的负载情况下,每秒可以处理多少个客户端请求,这是一个衡量服务器端性能的重要指标,相信各位在进行性能测试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这个指标。但是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疑问,到底这个值是怎么算出来的。既然是每秒事务数,那算法自然是“事务数/时间”。事务数很好理解,执行了多少是多少,关键是这个时间。是整个场景执行的时间,还是仅仅是在服务器端执行的时间?因为我们知道,这两个时间肯定是有区别的,前者还包括thinktime的时间、pacing的时间以及在网络上耗费的时间等等。
  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特地查了一下帮助文档,看到上面是这么说的:“每秒事务数图显示在场景或会话步骤运行的每一秒中,每个事务通过、失败以及停止的次数。”如果按照这句话去理解,那么上面那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后者,也是说,在Transaactions per Second这张图中,LoadRunner是针对场景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时间点取样一次,显示在这个时间点上每个事务的通过、失败以及停止的个数。
  另外,我还在Analysis里面找了一下,发现图表的时间显示粒度也是可以设置的。具体方法为:在图表上点击右键->选择“Set Granularity”或者直接按Ctrl+G。我试着把时间粒度调成以毫秒为单位,结果LoadRunner提示当前不支持以毫秒为显示粒度,由此我推断LoadRunner对于Transactions per Second这张图,小的取样粒度为1秒。
  以上分析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各位提出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