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测试人员,总会有需要进行用例编写的时候,在进行用例编写时都遇到过什么问题呢?
  小编询问了一些测试人员,结合自己遇到的问题,总结了一些,一般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不知如何着手进行,千头万绪,不知如何理
  2)  用例覆盖度不高,不知该如何提高
  3)  培训机构学来的知识不知道如何使用
  4)  用例结构不清晰,容易遗漏,且维护麻烦
  这些问题都是作为一名测试人员,在工作中会遇到的实际问题,解决的方法千千万,搜狗输入法的测试团队是如何解决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搜狗输入法团队的用例编写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拆、找,主要步骤如下:
  1)  将测试对象进行拆分,直到拆分为原子对象
  2)  分析原子对象,找出该对象所有的检查点
  3)  分析检查点,找出会影响该检查点的所有因素
  这种方法产出的用例,分为4级:对象→原子对象→检查点→影响因素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看一下~
  首先,拿到一个功能的需求文档后,将这个功能当作一个大的测试对象,分析需求文档,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拆块,将一个大需求拆解开来,分成小块,即将大的测试对象拆分为一个个小的子测试对象。
  一个榴莲,无处下嘴,怎么办呢?我想大家的反应应该都是一样的:鄙视的瞧着小编说,把榴莲打开,分成一块一块的,不可以了吗?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问,?∩?(???)?∩?。其实小编觉得,一个完整的需求是整个的榴莲,都需要将之进行拆解,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测试对象拆分为子测试对象后,如果还是觉得太大,不好分析,继续进行拆分,拆分为原子测试对象。分析一个简单的原子测试对象,你会觉得,原来真的这么简单啊,:-D
  什么是原子测试对象呢?字面上来看,是无法再继续拆分的测试对象,再进行拆分的话,不是一个完整的对象了。
  其次,拆分为原子测试对象后,分析原子测试对象,找出该原子对象的所有检查点,这一步完成了。
  有人会问了,什么是检查点呢?小编理解检查点是被测试对象的某一个属性。如被测对象是按钮,我们要检查的不是按钮本身,而是按钮的某一属性,如按钮的显示状态,按钮的位置,按钮的颜色等
  然后,再分析检查点,找出所有会影响该检查点的因素。如检查点是按钮的显示状态,什么会影响按钮的状态呢?鼠标hover,鼠标点击,初始状态,当前窗口是否是焦点窗口等
  分析到这里,这个功能被我们分析完了,剩下的是整理,用例的骨架——大纲完成了,剩下的是体力活,给用例增加血肉——用例内容
  小编写到这里,忽然觉得写用例跟画画很像呢,先分大块,再分小块,然后画架构,后填色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