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自Google和Facebook的测试文章越来越多,核心的卖点无外乎:Google,Facebook没有独立的测试,这两个公司的开发人员自己做测试,而且运行的还不错。
    本人没在这俩高富帅公司供职过,所以没法获得第一手信息。只能从外部来吐槽一下。
    那说说外部用户体验吧。Google,Facebook,苹果这几个公司,近几年风头火,股票价值高,大家都追着捧他们。但是,本胖在此挑战一下:这几个牛逼公司没犯过错误吗?不见得吧。我做GIS那几年,也是眼看着google map的bug一个个修改过来,用安卓这两年,也是看着每个版本每个版本的bug改过来。
    那为啥民众对此反映不大呢?本胖的体会是,现在这些公司还笼罩在“成功”“酷”“牛逼”这些光环下,人民群众算看到Google,fb,苹果的bug,也会说:哇,人家有这么“酷”的缺陷呢!(是不是很贱Orz)
    不过有句话叫做,人民群众是不靠谱的,那些你风光的时候把你捧上天的,很可能也是你落魄时跺上一脚的。同样的缺陷,在公司不那么酷的时候,可能是压弯脊梁的后稻草:黑莓那个经典的不能充电bug,转天让股票跌了不少,可乔老爷告诉大家iphone4的天线得套个胶套才能正常工作时,所有人都相信了。
    这叫做用户对缺陷的容忍度。
    新浪微博算数各种不准,我们一笑而过,可如果是金融系统你试试;
    土豆网播康熙来了经常负载过大,页面刷不出来,我们一笑而过,转天再看,可换12306你试试。
    那些来自知名的互联网公司的开发人员,告诉我们独立测试可有可无,敏捷开发的产品可以带病上岗,边做边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如果一个搜索引擎的结果有点异常,那又能怎么样呢?
    网购时系统响应有点慢,那又能怎么样呢?
    你买了三个东西,实际结账两个,那又能怎么样呢?
    互联网公司占据了IT公司的大部分了吗?如果飞机引擎的控制系统工作异常,那飞机可能坠毁;12306响应速度慢,几千万人有可能滞留他乡。
    所以,你的公司是一线没问题,但这不代表你对质量的要求也是一线的,高的,拿着A公司的模式去套B公司的身体,冻坏了感冒被扎针的还是你自己。
    前几天看到一个惨痛的案例,癌症放射设备由于软件缺陷,没有存储医师的设置,导致病人接收过量辐射致死。在这个例子中,如果开发公司使用更稳妥的开发模式,用几个靠谱的测试工程师,这个悲剧本来是有可能避免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