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性。一个bug说明一个问题,如果有能力的话,一个bug说明一类问题,这一类问题一定要能判断出是一条代码错误引起。

  2、可重现。提供这个bug的精确步骤,使开发人员容易看懂。

  3、一致性。bug描述及所有信息要前后一致,不可有歧义。

  4、完整性。好能抓图,一目了然;测试环境和特定条件一定要描述清楚,许多软件功能在通常情况下没有问题,而是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会存在缺陷,所以软件缺陷描述不要忽视这些看似细节但又必要的特定条件。

  5、简洁性。通过使用关键词,可以使软件缺陷的标题描述短小简练,又能准确解释产生缺陷的现象。

  6、跟踪性。也许随着版本的变化,或者测试的深入,对bug有了新的认识或者新的判断,及时补充相关信息,能够提供给开发更有用的信息。

  7、客观性。软件缺陷描述不要带有个人观点,不要对开发人员进行评价,软件缺陷报告是针对产品的。

  其实在平时测试中,经常会遇到不能重现的bug,这些问题有不能提交bug,如果放过往往上线后出现的概率很大,问题也一般比较不可接受。所以我觉得对于重现不可重现的bug是做好测试很重要的能力。

  1、保留信息。遇到问题,好抓图,搜集错误日志,保留测试现场环境,一旦发现此问题不可重现,这些数据和信息将很重要。

  2、提高意识。很多人在遇到这类问题时,往往觉得后来操作不可重现了,因此忽视了。这样往往会把此类bug遗留到产品发布后。欠的帐总要还得。

  3、自我分析。对于自己分析这类问题,其实对自己的提高是大的。分析思路:环境问题和操作顺序。

  4、寻求帮助。如果研发可以帮忙,并且研发是负责任的话,只有信息全,研发分析往往是快的途径。如果研发忙或者不乐意做,也是不可厚非的。但要寻求组内能力强的人员或者组内讨论分析,集中大家的力量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在我的经历中,通过上面的方法,几乎能把所有的不可重现的问题变成可重现的并且提交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