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

2003年毕业,作为第一届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业形势出现了新的转变。而作为计算机科班出身的我,当时也曾经像大部分其他同学一样,考虑过报考公务员、找银行、电信这些被认为是铁饭碗的工作。而考研则始终不在我的计划内,原因主要是付不起学费,为了大学4年,家里已经不堪负重了;另外,由于在大学跟着几位老师和教授搞工程,也接触了不少的研究生师兄和师姐,给我的感觉不是很实在。

于是,在与铁饭碗无缘之后,我开始踏踏实实地找软件相关的工作,第一家公司是广东金中华通讯服务有限公司,是新太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之一,当年和我一起进去的有不少同学,包括和我同班同宿舍的哥们。在这家公司,我待了整整一年后被辞退了,原因是所谓的“架构调整”,当然,在我走后的不足一年,这家公司倒闭了,新太也开始走下坡路。

在金中华的日子是值得怀念的,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像很多当年学计算机的人一样,我从来没想过要做软件测试,应聘金中华的时候也是以软件开发工程师的角色进去的,但是上班的第,我被安排到了做软件测试。当时公司除了我的主管,我和另外一位女生是做测试的,其他都做开发。

也曾经怀疑过是不是自己的水平不如其他同学,所以被安排做测试,但是后来发现软件测试、QA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至少我的主管给我的印象是:他的能力不在任何一位项目经理或开发工程师之下。这点对于我在后面的工作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让我始终能正确定位好自己。

成长

像大部分软件测试人员一样,我们从手工的黑盒测试开始,并且这始终是我们的主要测试手段和方法。

在开始的一段时间,我能发现的BUG很有限,主要是因为我的思维还没有转变到测试中来,仍然停留在大学时跟老师做工程的那种境地,很多BUG在我的眼里不是问题,我仍然习惯以开发者的角度去思考软件。

后来我的主管通过ICQ给我发了个信息:好像你发现的BUG不多啊?!

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当时的心情很复杂,有点愤怒,有点诧异,有点惊恐,后是觉醒,我被提醒了:软件测试是一个独立的角色,它的直接和主要任务是找BUG!

从那以后,我在缺陷库中的BUG记录数直线上升,我把找到一个别人找不到、想不到的BUG当成我寻找下一个BUG的动力,我把自己训练成一匹能嗅到BUG这种独特的“猎物”的狼。

不久,我们QA也要承接一些开发的任务了,例如手机应用、游戏、短信应用的开发等,这对于在学校参与了工程项目实践的我来说难度不大,它们让我接触到了大量的技术:Java、JSP、J2ME、Brew、Linux、Oracle等。

在03年左右的时间,国内的软件测试行业刚刚起步,国内专门讨论软件测试的地方很少,记得当时我的主管告诉我们可以去参加一个软件测试的讲座时,我的心情是非常兴奋的。

在金中华,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思考软件测试、质量管理,也许是身不在其位,需要考虑到仅仅是如何把测试和开发工作做好而已。真正让我开始思考质量和软件测试的是在第二家公司。

我们的培训分为外训和内训两大类,考虑到成本,外训主要由我一个人到北京或上海参加,然后回来“布道”,内训则通过制定选题,让每个测试人员把自己擅长的、工作中积累的经验通过交流会的形式共享出来。

培训不仅让我自己的测试能力得以增强,也让我们的测试人员更加有归属感。

有一次,某个项目的开发进度严重的Delay了,测试人员被压得有点喘不过气来,但是项目经理似乎缺乏质量和软件测试方面的意识,一位测试人员找我聊的时候眼泪都流出来了。我开始意识到公司需要的不仅仅是我以及一个软件测试组织,我们需要一个质量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