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过程定义研究
作者:网络转载 发布时间:[ 2013/7/24 11:01:17 ] 推荐标签:
(1) 编程
开发人员根据“编程计划”编写软件的代码,并随时记录编程技术、问题与对策、心得体会等等,产生《编程文档》(类似于编程日记)。
开发人员在编写完成每个模块时,必须对自己的代码进行必要的审查和测试。
(2) 代码审查
由品质保证部对代码按照相关代码规范进行审查,并填写《代码审查报告》。
(3) 单元测试
开发人员首先撰写单元测试用例。
开发人员根据“单元测试计划”和相应的“测试用例”来测试同伴的代码,产生“测试报告”。
2.3.2 技术解决过程对单元测试活动论述的不足之处
从编码与测试流程图及其任务描述中可以看出,技术解决过程对单元测试的时机、内容、结果等方面都做了规定。但是应该认识到,单元测试不是一个单薄的活动,单元测试是代码级的白盒测试,测试方法与软件代码和软件运行环境密切相关,对软件实施单元测试前需要对软件代码和运行环境进行分析,确定相应的单元测试方法。
技术解决过程没有明确规定进行单元测试的详细方法和过程,也没有制定严格的单元测试审查标准。开发人员在实际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实施单元测试的方法指导,很难对工作代码进行有效的单元测试,也看不到单元测试对开发活动所能产生的积极效用,这些原因导致单元测试活动经常被忽略,使我们不得不依赖紧密地依赖测试人员的功能测试工作,以确定我们的代码能够正确运行。但是,功能测试(包括模块测试、集成测试、回归测试、系统测试等)的效果严重依赖于测试人员的工作,不在我们能够掌控的范畴之内。
如果我们写的代码没有经过严格和有效的单元测试,那么它们的质量或多或少将会存在隐患,我们将带有质量隐患的代码发布出去,这些隐患可能被测试人员发现,也可能直到生产环境中才暴露出来,可想而知,这时我们的工作将会极为被动。
如果我们实行严格有效的单元测试,那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代码的质量,并为后续的改进、重构、维护等工作提供切实的保障。
3 单元测试的必要性
3.1 不做单元测试的后果
项目进度的黑洞
完成99%(后的1%永远无法完成)
2个月完成开发,半年过去了还是不稳定
骨干员工都投入在维护以前项目上
没有力量进行新的研发
越来越难维护,导致产品开发难以创新
研发成本的大量消耗
骨干员工才能进行维护
由于模块间耦合,只有骨干才了解整体情况
骨干每天都在Debug(没有力量进行新的研发)
问题的解决周期(8小时)
定位问题4~6小时
解决问题1~2小时
浪费了(4/5=80%左右的维护工作量)
软件质量故障延迟解决的代价
开发人员提交了带有隐患的代码
测试人员可能轻易发现故障、可能很难发现故障
发布到生产环境中的故障被用户使用时发现
我们的软件运行不稳定
难以为继
为了修正问题的改动缺少整体考虑
可维护性不断下降
不同维护人员思路不同(时间长了容易出现冲突)
长期的结果是导致代码必须重写
相关推荐
更新发布
功能测试和接口测试的区别
2023/3/23 14:23:39如何写好测试用例文档
2023/3/22 16:17:39常用的选择回归测试的方式有哪些?
2022/6/14 16:14:27测试流程中需要重点把关几个过程?
2021/10/18 15:37:44性能测试的七种方法
2021/9/17 15:19:29全链路压测优化思路
2021/9/14 15:42:25性能测试流程浅谈
2021/5/28 17:25:47常见的APP性能测试指标
2021/5/8 17:01:11